新华社记者 李颖 摄
29日,在巴黎奥运会,跳水男子双人10米台比赛中,中国组合杨昊/练俊杰,又夺得一枚金牌,中国跳水队以49枚奥运金牌的成绩登顶跳水项目奥运历史金牌榜。
可“梦之队”荣誉的背后,又有多少人知道,运动员们为此付出的心血与汗水。对跳水运动员们来说,基本都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即视网膜脱离。据相关的数据统计,30%的中国跳水运动员视网膜有损伤,20%左右的中国跳水运动员存在着视网膜脱离的状况,这也导致了大部分的跳水运动员都是高度近视眼。
例如,“水跳皇后”郭晶晶,她的双眼裸眼视力只有0.2,几乎看不清跳板上的板头,跳水完全凭借感觉。究其原因,是运动员们要从10米高的跳台上睁眼入水,接近水面时速度接近60公里每小时,这会对眼睛造成巨大的冲击力。医学界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并将其称为“跳水视网膜综合征”。
人的眼睛大概高于心脏30厘米,而做倒立、跳水等动作时会使眼睛低于心脏,导致眼底静脉压及其组织压升高,再加上闭气、用力和力量训练,可能使眼底静脉压更高。当运动员快速进入水中时,水的冲击力会导致眼球发生瞬间变形。而玻璃体基底部组织因缺少弹性不能随眼球壁同步延伸,容易引起视网膜裂孔或脱落。
而其实我们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面临视网膜脱落带来的伤害。
视网膜脱离的高危发作人群,包含中高度近视患者、做过白内障手术的患者、高年龄人群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也可能导致视网膜病变,产生眼底血管阻塞,造成继发性的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落不可怕,关键是及早发现并治疗。
小范围的视网膜脱离可通过激光、局部手术等方式减少其进一步扩散。因此,应当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防止外伤;中高度近视人群少做剧烈运动如跳高、跑步、潜水等;及早发现眼底周边部分的疾病,一旦发现视网膜脱离征兆,一定要及时就医,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