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少聪伤退,国足再失一员,中国足球玻璃人魔咒如何破解?

自从久尔杰维奇接任国家队主帅,大家对国足的期待值也随之上升。这次的大名单中,主要都是年轻球员,而且我们公认的表现最好的球员也都在其中。这让人看到久尔杰维奇是一位容易接受外界意见的教练,和他前任伊万科维奇的固执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不过,现在国足又遭遇了新的伤病困扰,一位备受瞩目的后卫又受了伤,局势让人担忧。

国足在后卫线上人员有些短缺,尤其与中前场相比,数量上明显不足。而且此次又接连失去了几名关键后卫,现在吴少聪的伤势让众多球迷心急如焚。大家不禁感叹:这届国家队是不是和伤病有仇?究竟为什么中国球员如此容易受伤?

吴少聪是国足后防线的希望之星,刚从欧洲归来的他,在北京国安更是主力之一,是伊万战术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然而现在,他的受伤让所有的希望瞬间化为泡影。吴少聪并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上赛季在土耳其,他因伤缺席了整整半个赛季,等他回国调整过来,却又遭遇新伤。在评论区,有人调侃他是“玻璃人”,还有人认为国内的训练方式存在问题。

翻看国足的伤病史,真让人心痛。比如张琳芃,膝盖的旧伤屡屡复发,这让他在国家队的前景变得渺茫。武磊刚肩伤未愈就急于复出,结果状态一路走低,最终被弃用。韦世豪也因伤错失了重要比赛,如今轮到吴少聪,这让人不得不思考:为什么中国球员总是容易受伤?

从根本上来看,这与训练的科学性缺失有关。过于追求高强度的训练,却忽略了球员身体的承受能力。此外,队医的水平也参差不齐,伤病的预防和康复体系非常薄弱。其实,赛程的安排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如中超、国家队、亚冠和足协杯多线作战,使得球员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而在他们的青训阶段,基础打得并不扎实,一旦成年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都是让人担忧的。而短期内为了成绩而牺牲球员身体,最终只会导致得不偿失的恶果。

展开全文

黄强歪谈体育指出,目前国足正面临东亚杯的挑战,但接连不断的伤病让后防线捉襟见肘。原本久尔杰维奇选派的后卫就不多,现在吴少聪的受伤更是让人捏了一把汗。从张琳芃和武磊到如今的吴少聪,似乎中国球员的“玻璃人”现象依然难以根除。这样频繁的伤病,究其根本,还是因为球员的身体素质不佳。从小缺乏高强度的训练,等到运动量突然增加时,身体根本吃不消。此外,训练的不科学性也在其中发挥了作用。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建立合理的轮换机制和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联赛也需要减负,不能让球员像机器一样拼命,而青训应重视扎实基础,避免仅仅追求表面功夫。

令人关心的是,吴少聪的伤退是否会对国足的世界杯预选赛造成影响?中国足球的“伤病魔咒”,究竟如何才能终结?希望大家能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本文作者为黄强歪谈体育,原创内容,信息和图片素材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作者删除。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