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前锋顾全深夜发微博晒出比赛截图,证明帕戈的三分没有踩线。可惜的是,在这个拍摄角度,并没有相应的转播机位
在现有CBA电视转播中各个电视台在常规赛中执行的都是至少8机位的统一标准,而到了季后赛和总决赛会有相应机位的增加。在季后赛的机位中增加了9号机摇臂,位于场地左、右篮架的正后方,具体位置要根据球场来设置。这个机位提供大全和半场小全,主要任务是罚篮、场上攻防转换和气氛的渲染。
到了总决赛级别的比赛还会设置10号机,这时3号机的位置要从中线移到场地右侧,10号机在场地左侧,10号机景别为中景、近景和特写,主要跟踪明星球员、教练和观众,以人为主。
当然这些机位的设置和要求也需要根据各个电视台不同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这些只是CBA转播中最基础的机位设置和要求,为了使CBA转播达到相应的统一标准。例如北京电视台在2011-2012赛季CBA转播中曾经用15个机位转播了总决赛北京和广东的第六场比赛。
这些机位的设置和要求具体落实到实际的转播中,可以简单的把一场转播分为17个元素即10名场上球员、双方主教练、三名执法裁判、啦啦队和观众这是电视转播要展现的一场比赛中最重要的内容,另外还包括15个场景,5个空间和6个角度全方位涵盖场上发生的一切情况。而对于场上的摄影师来说要掌握的原则就是要框住人、球和防守,带边带线带着脚,还要带着时钟,特别是每一节的最后一攻必须包全时钟,掌握了这些原则基本就可以拍摄到场上发生的全部信息,确保不丢失信息。
在CBA1/4决赛第二场上海和深圳的比赛中出现了极具争议的画面,最后时刻深圳队外援2号帕戈出手投篮不可思议的命中,现场裁判并没有示意是3分还是2分,在帕戈出手之后比赛常规时间结束,这个球的判罚不仅会决定本场比赛的结果甚至会影响整个季后赛的走势,裁判谨慎地在第一时间提出了回看。
看录像20分钟才做出判罚,这次真不怪裁判
中国篮协为了尽可能减少错漏判出现的可能性,在今年的CBA联赛当中使用了新的电视回放硬件设备和新的要求,每个赛场都会为裁判提供一路单独的电视回放系统,供裁判在面对争议判罚时进行辅助判定和球队主教练在遇到争议判罚时进行鹰眼挑战。
在判定帕戈的进球是2分还是3分的过程中,裁判通过回放系统看到了来自6个不同角度的电视回放。这6个角度分别来自1号机的全景角度、2号机的人全角度、场地的角度、篮下的角度和斜45度角的角度,裁判在现场通过将近20分钟的反复观看最终给出了帕戈出手时已经踩线的认定。从转播画面来看,最直观的角度来自1号机和2号机,这个两个角度给出的画面帕戈在出手的瞬间右脚确实有踩线的嫌疑,这也是裁判最终做出2分球判罚最直接的依据。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我们能看到的情景只是这样的画面,现场转播在技术手段上并不能实现细节画面放大的功能。
而在NBA的转播中遇到类似的争议判罚,NBA的解决手段是来自新泽西的电视回放中心。NBA的29座球馆与回放中心进行数据连接,裁判在遇到争议判罚的时候会与回放中心进行通话,回放中心的技术人员会为裁判提供多角度的回放,并且有特殊回放设备,可以在高清镜头上将画面放大,以确保裁判能够准确地进行判罚。当然这也并不是万无一失,回放设备的效果在高清摄像机的条件下也可能达不到完全清晰的效果,现有设备条件下只有在4K以上标准的摄像机才能达到完全清晰的效果,准确判断出类似于是否踩线这样的细节。
在现有CBA转播机位的设置和要求条件下,有可能在应对突发情况时会出现视觉的盲区。类似于帕戈是否踩线这样的判罚,如果是NBA或者奥运会这样重要的比赛,在机位设置中就会增加更多角度的机位,也许这样的的争议就会很容易做出判断。
如果增加两个半场顶机位的设置和类似于足球转播越位机设置的平行于两边三分线的机位设置,从空中角度和平行角度进行回放,也许争议画面会更加清晰。但是以目前CBA的电视转播能力来看,要求每一场比赛都做到这样的机位设置是不现实的,但是这是我们电视转播和CBA联赛未来努力的方向和更好向前发展的源动力之一。
足球比赛中曾经因为出现过太多的门线悬案促使足球比赛判罚完成了一次革命,增加了门线系统,这是一种基于鹰眼系统或者磁场传感器系统的运行原理,门线系统的使用最大限度的避免了门线冤案出现的可能性。未来在篮球比赛中,是否也可以应用基于磁场传感系统原理的三分线感应器,在球员踩线的瞬间通过传感器提示裁判这是一个2分球以降低出现错判的可能性。
帕戈的进球是2分还是3分,裁判的判断无论正确与否,都已经成为了既有事实。也许,这个球会成为推动CBA电视转播向前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助推器。在姚明成为篮协主席的同时,CBA的电视回放中心也在筹备之中,未来更先进的电视转播手段会应用到CBA的电视转播中,3分悬案这样的判罚也就不会再是一个引起争议的话题。面对争议,裁判也会更从容地运用先进的辅助判罚手段,最终做出准确判罚。
(摘自暴风体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